2024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结合地区实际,聚焦重点民生领域,组织并且开展广告监管专项行动,有效维护民生领域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三省一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民生领域广告违法案件6966件,罚没款总额4236.62万元。现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上海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系提供一般保健咨询、服务的公司(非医疗机构),对外从事眼部保健服务(非医疗),该主体通过其网络站点平台店铺、居民小区车辆入口LED道闸的电子屏等媒介发布广告,宣称“真性近视有救啦!摘眼镜、去眼镜、眼镜摘除、不手术 不吃药 不打针”等内容。据调查,真性近视是一种疾病且不可逆转,当事人上述行为系欺骗、误导消费者。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9月,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44万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网络站点平台店铺及线下店铺,以“手打渣男柠檬茶”“手打海王柠檬茶”等作为营销噱头推销其经营的商品,哗众取宠、吸引眼球,有违公序良俗。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6月,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上海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群体的保健按摩服务企业,当事人为推销其“温热琉球床”“火山能量石养舱”“碳酸泉调理”等服务项目,通过广告单页及店内电子屏两种媒介发布广告,声称相关服务可以化瘀通血、预防痴呆,并暗示对心脏病、肾脏病具有治疗功能。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以及在普通服务广告中使用医疗用语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10月,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2.3万元的行政处罚。
太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苏州某商贸公司在公众号发布消毒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具有治疗妇科疑难症等效果;在公众号以及网络站点平台店铺发布普通食品广告,宣称该普通食品有减肥瘦身、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免疫力、预防便秘、改善肠道吸收等效果;在网络站点平台店铺发布化妆品广告,含有虚假功效的表述。此外,还在公众号上发布招商广告,承诺“0囤货 0风险 高品质 稳赚不赔”。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对普通食品广告宣传疾病治疗功能和招商广告宣传无风险、保收益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5月,太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1万元的行政处罚。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无锡某信息咨询公司通过公众号发布名为《考前最后两个月,带你至少提10分!》的公课程培训广告,其广告含有“申论邀请真题出卷人(内部关系,不要羡慕),……保65冲70!”等内容。经核查,当事人没办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和对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的保证性承诺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3月,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南通市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南通某口腔医院在其视频号内发布5位患者讲述治疗牙齿过程的视频内容,此外,视频中还含有患者表示“以前没有种植牙啥东西也不好吃,吃一点东西啊牙齿就疼的不得了,现在那个种植牙种好了,我啥东西也能吃,硬的东西也能吃了”等内容。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医疗广告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和医疗广告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1月,南通市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宁波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其网络站点平台店铺销售“酵素胶原蛋白果冻”时,销售网页上标有“几十种果蔬复合酶(酵素)”“自有5000平GMP现代厂房、多项资质认证”字样及图片。其中,几十种果蔬复合酶(酵素)的宣传内容,当事人不能提供佐证材料证明;“自有5000平GMP现代厂房、多项资质认证”等内容系当事人编造。此外,销售网页上还含有“油糖走开”、“油腻赶走 通畅清爽” “嗯嗯不畅通 久蹲不爽来一杯 贪吃不爱动久坐办公室来一杯 常吃外卖爱喝奶茶来一杯 皮肤状态差熬夜冒痘来一杯”“通畅体验 大餐伴侣 颜值当道”等暗示具有保健功能的字样,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明材料证明其产品具有上述功效。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4月,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
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义乌市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直播带货时宣称其销售的普通化妆品、普通食品分别具有“膜布还可以吸重金属”“止痒、平衡细菌”等功效,实际上所销售的产品为普通化妆品、普通食品,并无上述效果。同时,当事人直播时使用标有“国家某某局亲自颁奖的护肤品牌”字样的背景。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和使用国家机关的名义做广告宣传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11月,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2.8万元的行政处罚。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台州椒江某口腔门诊有限公司、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台州椒江某口腔门诊有限公司委托台州市某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停车公众号上以头条推送形式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广告中“某基金联合多家权威媒体发起非医保报销范围口腔项目补贴计划,对医保无法报销的看牙项目(种植牙、牙齿矫正、修复等项目)发放专项看牙补贴!”等内容均系当事人虚构。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虚假广告、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4月,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上述当事人作出共计罚没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安徽某医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自主运营的公众号发布“冬病夏治,这一次不仅有‘三伏贴’”的科普养生文章页面中同时出现“三伏贴”医疗服务购买链接,且附带购物链接页面未显著标明“广告”。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构成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形式变相发布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广告不具有可识别性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024年11月,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安徽某地产有限公司通过公众号所发布的房地产广告中含有“5分钟 执掌繁华万象 项目周边多个商业配套 某广场还有某在建商场……”“5分钟 健康保驾护航 在医疗健康保障方面 项目毗邻某医院……”“5分钟 畅享生态魅力 项目毗邻300亩某河生态景观 某体育公园、某法治公园……”等内容,违反相关禁止性规定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违法房地产广告行为。2024年7月,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合肥市长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查明,安徽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自有网络站点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广告含有“如何在家躺着就能赚钱,某某共享泡泡机,帮你轻轻松松实现;一台机器一天可以给您带来100多的收益;投入少、收益高、让您躺在家轻松赚钱”等内容,对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构成发布违法有投资回报预期商品广告行为。2024年7月,合肥市长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3月15日,“2025第五届问题车(广州)车主服务日”现场,一辆“重大事故车”连夜拖车1000多公里赶到现场,智己L7碰撞后安全气囊未弹,车主质疑:30万元的车,安全形同虚设!车主提出退车及2万元经济损失补偿诉求,但协商过程中遭遇阻力。
3·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维修刺客”啄木鸟,维修乱象何时“修”?
“啄木鸟家庭维修,除了感情不能修,啥都修,修,不仅能修还能洗。”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近一年来,“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边在各种场合、抓住一切机会见缝插针求人才。另一边铆足了劲,发展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前脚刚学会“前空翻”,很快又实现了在生产线上“协同作战”。这个春天,就业人口占全国1/10的广东,态度鲜明地喊出要让“百万英才汇南粤”。要知道,广东有1.5亿实时人口。
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和是否零添加无关?千禾客服没有公开回应 只表示:是否零添加可参考配料表#酱油 #调味 (来源:极目新闻)
“千禾0”酱油检测出镉引发关注,“千禾0”竟然只是个商标,无关零添加?客服:是否是零添加,可参考配料表。
3月20日,武汉一女大学生失联已6天,母亲发视频称刚刚得知:在湖边椅子上发现女儿衣物
马来西亚批准重启MH370搜寻 若寻获须支付逾5亿元#马来西亚 #MH370 #失踪 #搜寻 #马航
近日,广东疾控公布了一则真实案例:高一男生小黄与同校的高三男生小姚相约开房,因了解到男男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小黄网购了HIV检测试纸。
3月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她的女儿就读于湖北大学阳逻校区,于3月15日下午5点多离开学校后至今未归。她恳请社会上的好心人可以帮助寻找女儿。图/网络截图3月20日,经视直播记者联系到了视频的发布者赵女士。
近年来,伴随国家安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慢慢地加强,慢慢的变多的快递从业人员能够关注辨别禁寄物品、可疑人员,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为及时遏止非法寄递,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非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