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能打败微信的或许是去中心化web30社交应用

来源:米乐网    发布时间:2024-04-12 23:25:00

  说到社交聊天软件,国内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微信,微信也无疑是时下最火和粘性最高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

  火到什么程度?这个融交流、购物、支付、游戏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交软件,几乎已经和智能手机合体。无论你是5岁的小孩,还是80岁的老人家,只要你玩过智能手机,或多或少都会知道微信。

  粘性高到什么程度?多少人是这样度过一天的:先刷朋友圈再刷牙;经过红灯也记忘不了看看微信;排队吃饭要看微信;即使晚上去朋友聚会也不忘了用微信同步直播!

  前几天我跟客户朋友在聊天,我们说笑到,未来五年谁还能干掉微信??我脑海中一闪而过,竟想不出有那个竞争者能威胁到微信。

  这两天我沉下心来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下一个有机会能打败微信的可能是web3.0的去中心化社交聊天工具。

  我们先简单说一下微信的发展史,然后下面再听我慢慢道来为什么是去中心化的社交聊天软件会有一线升级突出重围。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这一年,苹果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 4和App Store,正式开启了移动时代。

  2010年10月19日才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的kik,是一款功能简单到极致的跨平台即时通讯(IM)软件--它不能发送照片,不能发送附件,但它却在上线万的使用者!

  这在当时来说简直就是震惊了全世界。这种用户上涨的速度是前无古人的,算是移动网络的第一个奇迹。

  kik能够在15天内吸引100万的使用者,并非仅仅是因为它以功能极为简约的瘦客户端形象,取悦了那些已厌烦功能臃肿、操作复杂的IM工具的人们。

  而是因为kik对人们的社交网络做出了一个重要拓展。在注册kik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和邮箱地址,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会传送至kik服务器端。之后后台系统会在数据库中,自动检索用户通讯录中的哪些人同样安装了kik并进行匹配,之后向朋友推送提示,是否愿意与此人成为kik上的好友。

  实际上,基于邮箱这一弱关系链接的消息推送,早已经是MSN、Gtalk、QQ、Facebook等老牌社交工具和社交网络的标准配置功能,新出现的苹果公司的GameCentre也沿用了这一功能。提示邮箱信件,好友实时状态更新,以及向好友发出使用体验邀请等等--人们已经习惯于被推送某些信息之后去选择性捕捉。

  很巧的是,QQ邮箱团队当时正在着手开发一个叫做『手中邮』的App,也就是QQ邮箱的移动版。邮箱团队的负责人张小龙看到Kik这个奇迹之后,马上发了邮件给马化腾(Pony),说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该做。

  Pony同意了,把它命名为『微信』,微信这一个名字很有意思,微型的邮件,这一个名字非常确切。

  由于微信是邮箱团队开发的,为了快速实现,尽可能复用了原先QQ邮箱的整个后台协议和框架,所以背后的通信协议采用的也是邮箱的HTTP协议,而不是通常即时通讯工具所用的UDP协议。所以我们每次发送一条微信消息,就真的是在利用微信后台向朋友发送一封微型的邮件。

  邮箱团队就着手从『手中邮』转向微信的开发,张小龙带领一支不到10人的团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开发了第一版微信,击败了腾讯内部的同类产品。

  起初微信的用户,大部分都是“老大哥”QQ介绍来的。注册界面最显眼的还是QQ登陆,那时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是个什么鬼?只知道搜索朋友的QQ号就可以加对方为好友。

  但在接下来的2012年、13年,直至今天,大家才发现,原来微信最擅长做的是指数增长,这是一个极速暴增式的增长。

  在微信1.0到2.0版本,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特色,平淡无奇。他的作用就是代替运营商,发短信,发彩信。那时候用户对此根本不买账,用运营商还能打电话呢,用你这个就能发个信息,还得费流量,那时候流量多贵啊,一月也就几十M的量。所以在微信早期,用户活跃度很低,和QQ、米聊等同种类型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经过1.1、1.2、1.3三个测试版本之后,微信逐渐增加了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与腾讯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会线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那微信是何时,用户开始明显地增长了呢?这还得是2011年5月份,微信2.0版本发布之后,因为2.0版本迎来了语音功能。这个功能是来自香港的一款软件率先在智能手机中做出来的,但很快国内外的米聊、微信、Whatsapp等都迅速跟进。

  功能有了,但是根本性问题还没解决,最根本的就是用户增长问题,所以在微信的2.1到3.5版本之间,微信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让用户加好友。

  2011年8月,微信发布2.5版本,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就是在这时候,微信被冠以约x神器的称号,但是哪能只有苦,没有甜呢?

  此时微信用户已达到1500万 。但其实真正的约x神器,早就在微信成立后5个月就已经发布了,就是“陌陌”(已洗白)。

  两个月后,也就是10月份,微信发布3.0版本,该版本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

  在当时,比较高端的一个名词叫“LBS社交”(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这个词在当时火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移动网络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不再局限于PC端,所以人们在每一个位置都可以上网,于是就出现了“LBS社交”,当你在某一地点时,你就可以搜索你附近的人一起聊天。

  微信在那时做LBS社交,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大部分人在聊天软件上,都是找人聊天的,如果只是开通了通讯录和QQ同步功能,在开始,用户好友还是不多,那聊天活跃度就下去了。所以微信便推出了附近的人、摇一摇等陌生人交友功能,紧接着用户数就上去了。因为只有抓住了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才能让用户喜欢。

  3.5版本带来全新二维码社交模式。另外,Emoji和兔斯基动画表情、自定义聊天背景、休闲游戏、默认采用短信注册等特色功能助阵微信3.5版本。

  3.5版本的发布使交友这件事变得更轻松与自如,见面就是加个微信吧我扫你吧。同时,微信也不负重托,到2011年底,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

  同年5月,微信发布4.0版本,并带来了朋友圈功能,官方确定英文名称为“Wechat”,尝试国际化。除朋友圈功能之外,还带来了微信开放接口,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分享音乐、新闻、美食、摄影等消息内容;支持图片、视频转发给其他微信朋友;支持对微信朋友发送你当前的地理位置,方便朋友找到你;可以对某个通讯录里的朋友标星标,这样就能够迅速在通讯录顶部的星标分组里找到他们了。

  在此之前,微信只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而在一个聊天工具里面去做社区,在全球互联网历史上其实是没有过的。

  在我看来,如果说微信在做了陌生人社交功能之后奠定了它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地位,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让这种巨头地位永久固化的功能。

  2013年6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公布消息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破2亿。与1亿间隔六个月。

  2013年1月,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全世界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方人。3亿用户与2亿间隔四个月。

  2013年8月,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一个月内新增3000万名用户。

  2013年10月,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超越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九个月的时间用户数量翻了一倍。

  2020年第一季度,腾讯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账户12亿,同比增加8.2%。微信通过小程序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尤其是在日用品购买及民生服务方面。

  截止到2021年,在在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披露微信最新数据: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线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在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前,不如看看,在微信功能与用户的社交需求方面,还有什么未能匹配的。

  在陌生人社交方面,微信有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虽然这样的形式能增加很多流量,但基本已经被约PAO一族玩坏了,流于低俗。陌生人的社交需要开发更好更新的模式,才能使用户得到满足的新鲜感和内在需求。

  在熟人社交方面,微信是一个实名制的社交工具,导入的朋友也多是QQ联系人、手机通讯录等,可信性较强,也基本复制了现实中有链接的朋友。熟人在微信工具上可以用文字、视频或音频进行聊天,也可以用朋友圈分享。但是这种分享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没有把物链接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交流的丰富性要进一步拓展。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拜登最终当选,特朗普接连在推特上炮轰拜登“选举欺诈”,称“他(拜登)之所以获胜,是因为选举纵了”。该事件也引发了世界舆论对“选举操纵”话题的关注。其实,“选举操纵”并不是新鲜线年美国出版的《如何操纵选举:一个共和党选举操盘手的忏悔》一书中,便赤裸裸地揭示称“操纵选民就是美国竞选活动的精髓”,书中揭露的伎俩包括用争议性话题挑动“群众斗群众”、用推手民调抹黑特定的候选人、用谎言扭曲真相从而定义选举对手、控制选举资金以迫使选举人站队等等。在十余年后的当今,在大数据和AI算法的加持之下,全球范围内的“选举操纵”变得更普遍和隐秘。

  上周五,Facebook承认,曾泄露了5000万用户数据给一个叫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

  而这个公司拿到之后,通过心理学家和程序员的算法对用户分析,然后通过邮箱等精准投放新闻和竞选信息,最终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

  这个消息一出来,动摇了用户对Facebook的信任,感觉自己被卖了,甚至不少用户以卸载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社交媒体平台的匹配和定位技术被普遍的应用于广告以及宣传中,通过跟踪用户的在线行为,平台算法可以创建用户的个人资料,并描绘出用户画像,用于向特定目标群体提供相关建议或信息。

  在政治选举活动中,平台算法将社交活动转化为在线量化数据,实时跟踪和预测分析潜在选民的动向,尤其是大数据算法可以比以前更快速、更具体地分析和聚集用户的个人资料。

  发布虚假信息是政治选举操纵中最惯用的手段。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分享,可以对选民选举行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由于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之间彼此的黏性和圈层,相较于传统的新闻报道,选民更容易相信并吸收社会化媒体中关于目标候选人的宣传,并受其影响

  例如,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部分选民正是因为收到了“教皇方济各支持特朗普”的相关虚假信息,才被诱导为特朗普投票的。而这则假新闻实则来源于一个名为“Schaedel”的政治讽刺网站,被选举团队获得并组织散布,以赢得潜在教会选民的支持。

  近年来,大数据“作恶”的新闻屡见不鲜,除了常见的窃取隐私、推荐广告、骚扰电话等手段外,还有一些新的“作恶”方式更为可恶,远远不是接几个骚扰电话、看几个广告这么简单。

  我们都知道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我们享受着信息带来的各种便利,也让渡了部分权利,那就是我们的个人数据,其中一部分可能还是隐私。

  我们在网络上的每个角落,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看似繁杂无用的痕迹,却被悄悄记录在了服务器上,最后成了网络公司的金矿。可以说大数据时代,马云比你自己还了解你。

  比如在情人节前你网上买一束花,然后下一个界面可能是附近的酒店打折优惠信息,如果花贵就推荐五星级,花便宜可能就推荐如家;旁边“猜你喜欢”一栏可能会推荐杜蕾斯。

  你要没买,第二天搞不好给你推荐毓婷。你依然没拍,说不定会给你推荐“大铁棍子医院找捅主任”,再下一步或许就开始推荐孕期补品胎教仪,甚至月子中心;九个月后开始推荐奶粉纸尿裤,两年后开始推荐早教中心……

  如果算法做得好,可以方便人的生活,提高购物效率。如果算法做的不好,还会给你添堵。比如刚拍了一款衣服280元,猜你喜欢一栏出现同款260……

  社交媒体“剧透”使用算法来检查搜索出来的结果、并减少某些帖子的影响,这种选举操纵的方式早已轻车熟路。

  比如,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Google将通过其搜索引擎分享关于选举的“有用信息”,通过谷歌地图将选民引导到投票地点;“提醒”选民重要的选举日期,通过YouTube传播总统辩论,使用预览功能在选举当天“报告”初步结果。这些看似为选民提供服务的行为背后,其实早已经加成了不同算法,对选民进行心理暗示。

  时间追溯到更早的2018年,Google、Facebook等被指利用算法操纵墨西哥的总统选举。当时,“”候选人奥夫拉多尔(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在民意调查中从始至终保持了两位数的绝对领先优势。

  然而,选举期间Facebook却计划从它的信息流广告中减少来自新闻的“政治帖”,以减少对奥夫拉多尔的评价正面帖子以及批评其对手国家行动党候选人的发帖频率。

  同时,Facebook针对穷人阶层和年轻选民用户减少了选举相关的政治新闻推送,因为根据数据分析,这些人是最大有可能投票给奥夫拉多尔。

  此外,谷歌地图可能“小故障”或“意外”发送不正确的投票地点、距离、行程等信息给准备投奥夫拉多尔的选民,令选民的投票计划落空。

  了解以上几个点对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区块链上构建社会化媒体很重要。为什么下一个可能打败微信的会是WBE.30社交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比如说Twitter(或 X)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你可能心里对这些中心化社交软件已经有了答案:

  链上社交平台通常被吹捧为是加密行业吸引更广泛公众关注的重要领域。毕竟,区块链技术不仅仅与金融相关。而且能改变现在巨头的中心化聊天软件,我觉得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机会是Web3社交应用。

  早在 friend.tech 让用户能通过粉丝付费获得报酬之前,DeBank 就已经通过 DeBank Hi 提供了类似的功能。

  在 DeFi 领域中,DeBank 已成为了投资者们常用的钱包追踪平台。

  在阅读了 DeBank Hi 的白皮书后,我并不反对用金钱交易注意力。对于名人和忙碌的 KOL 来说,私信其实就是一种麻烦。DeBank Hi 设置了一个付费专区,不但可以让他们的时间得到增值,还可以阻止那些动机不良、喜欢打扰和发送垃圾邮件的人。

  在上图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每个帖子都带有 $。例如下图的帖子,「实现价值」为 52.29 美元。

  「实现价值」是分配给所有参与该帖子(点赞和评论)的人的奖励,通常由发帖人或赞助商资助。

  DeBank Stream 功能齐全且有趣——比如你可以用 NFT 徽章装饰你的个人资料——相比之下,它让 friend.tech 相形见绌。我觉得 DeBank Stream 在功能方面完全领先于其他 Web3 社交平台。

  Farcaster 自称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协议”,有点像 Lens Protocol。顺便说一下,以太坊联合发起人 Vitalik 已经在使用这样的平台了。

  由于它是一个协议,因此能在其之上构建许多应用程序。(简单地说,这个协议就像区块链。)

  除了这两个应用再加上已经很火爆的 Friend.Tech 和 Lens Protocol,我们大家可以对 Web3 社交的现状得出一些结论。

  Friend.Tech 和 DeBank Stream 等平台已拥有了大量用户,虽然它们在去中心化方面有质疑,但它们目前已能被公众使用。

  注明:以上所有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获取,小编不对本文内容任何真实性承诺保证。如有不实联系小编处理。

  小编所有分析的项目,只是分析商业经济模式,小编没有参与任何分析过的项目运营,也不投资参与任何项目,不做任何项目私下评估,(以上分析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来源:(leimi9988)

  雷米是一家软件研发企业负责人,只开发互联网软件,不会参与任何运营项目,以上数据利用互联网公开信息做多元化的分析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小编不承担任何数据真实性责任。

  了解更多互联网资讯。需要 DAPP,小程序,app,分销模式,商城系统软件关注小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